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纪实

阅读:50 更新时间 :07-29

一、办学根基与学科布局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 1958 年,历经多校合并与资源整合,形成占地 1120 亩、全日制在校生 1.4 万余人的办学规模。学校以 “知行合一、厚德强技” 为校训,构建起以工、农、经、管、文、艺为主干的学科体系,开设 45 个专业,覆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化学与生物医药工程系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在化妆品生产、食品检测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学校还建有华为 ICT 学院、微软 IT 学院等特色教学平台,聚焦 5G 通信、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培养人才。

二、产教融合与区域赋能

学校以 “四链融合” 为路径,深度对接沧州产业需求。2025 年牵头成立河北省现代畜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教联合体,联合 164 家企事业单位构建全产业链协同育人模式。例如,机电工程系与无人机企业共建飞控培训基地,助力低空经济发展;现代服务管理系运营 “大运河研学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校企合作覆盖 80% 以上专业。华为 ICT 学院引入企业认证体系,学生获移动网络优化证书通过率 100%;农牧工程系与乐源牧业合作开展智慧牧场实训,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 “动物疫病检疫检验” 赛项中斩获银奖。2025 年访企拓岗行动中,与腾耀电子、科源智能电气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动工业软件优化、智能算法开发等领域产学研合作。

三、校园生态与人才培养

学校构建 “三全育人” 体系,将廉洁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成省级廉洁教育实践基地。108 个学生社团形成 “一系一品” 特色,如汉服社举办中华文化展示交流会,轮滑社开展跨校展演活动。农牧工程实训中心配备 VR 智慧实训室、动物病理解剖实验室等 40 余个功能区,实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

国际交流方面,与蒙古国国立第 23 中学共建海外培训基地,开展 “中文 + 技能” 培训,连续三届汉语综合能力大赛吸引千余名学生参与。学校还与乌克兰、德国等国高校合作,推动师生互访与课程共建。

四、创新驱动与社会服务

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农林科学研究院承担国家及省市课题 50 余项,研发的春玉米种植新技术入选国家 “十二五” 科技创新成就展。2025 年,信息工程系学生在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项中获三等奖,实现跨专业竞赛突破。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面向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年均超万人次。学校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沧州化工、汽车等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95% 以上,30% 进入光明乳业、京东方等知名企业。

结语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以 “扎根地方、服务产业” 为使命,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技术技能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正逐步成为京津冀职业教育高地的重要支点。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 “四链融合” 机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本文网址:http://t.96pdf.com/a/5.html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