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必冠茶业:半叶匠心半世茶香

阅读:186 更新时间 :09-15

  1979 年的福建安溪,山间茶农仍用传统煤火烘干茶叶,烟火气中飘着铁观音的兰花香;四十余年后的广州现代化车间里,电烘茶机精准控温,真空包装机将新鲜茶香牢牢锁住。这两个相隔时空的场景,勾勒出龙必冠茶业从山间茶行到行业标杆的成长轨迹。从福建安溪巨龙茶行到广州龙必冠茶业,这家创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茶企,用半叶匠心酿就半世茶香,更以 “自然天成、人茶合一” 的理念,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一、从茶行到标杆:四十年的茶香之路

  龙必冠的故事始于 1979 年的福建安溪。彼时,创始人在铁观音核心产区开设 “巨龙茶行”,凭借对当地风土的深刻理解,精选高山云雾茶青,用传统工艺制作铁观音。安溪独特的红壤与亚热带气候,赋予茶叶鲜爽甘醇的特质,为龙必冠打下了品质根基。1980 年,为拓展市场,茶行迁至茶叶消费旺盛的广州,正式更名为 “龙必冠茶业”,开启了规模化发展的新篇章。

  1996 年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当时茶叶保鲜是行业难题,传统纸包或陶罐储存易受潮变质,龙必冠首创真空包装技术,用密封性极强的包装袋配合真空机抽离空气,不仅延长了茶叶保质期,更让包装兼具艺术性,推出后引发市场轰动,上门订购者络绎不绝。同年,公司率先引进电烘茶机,替代传统煤火烘干工艺,通过精准控制温度与时间,避免了煤火烘烤可能产生的焦味,让茶叶香气更纯净稳定。这两项技术革新,让龙必冠在广州茶叶市场站稳脚跟,也奠定了 “科技保鲜传统风味” 的发展基调。

  进入 21 世纪,龙必冠加速向现代化企业转型。2003 年,公司成为安溪茶叶协会与广州安溪经济促进会双会员单位,标志着行业认可度的提升;2004 年,其铁观音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脱颖而出,斩获 “茶王” 称号,百克茶王拍得 20.4 万元高价,创下当时业界纪录;2009 年,企业全面通过 ISO9001:2008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国家食品安全 QS 认证,同年荣获 “中国著名品牌” 称号,从地方茶企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如今的龙必冠,已形成种植、加工、科研、销售、文化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在传承中书写着新的篇章。

二、技与道:铁观音里的匠心密码

  “做茶如做人,一分浮躁都藏不住。” 这是龙必冠董事长、国家级品茶师李庆忠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品牌质量把控的核心人物,他带领团队将 “自然天成、人茶合一” 的制茶之道融入每一道工序,既坚守传统精髓,又不囿于经验主义。

  在原料把控上,龙必冠坚持 “原产地直采” 原则,在安溪核心产区建立合作茶园,严格遵循 “不使用农药化肥、不采雨水茶、不采病虫叶” 的三不标准。茶青采摘后,需经人工筛选,剔除不合格叶片,确保每一片原料都达到标准。这种近乎严苛的选料标准,让龙必冠的铁观音从源头就具备了 “清汤绿水、兰香馥郁” 的基础特质。

  制作工艺上,龙必冠实现了 “传统技艺现代化表达”。传统铁观音制作需经过晒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十多道工序,其中摇青决定发酵程度,烘焙影响香气转化,都是考验经验的关键环节。龙必冠将老茶人的手感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摇青机转速、炒青温度、揉捻压力都有精准设定,同时保留人工判断环节,由资深茶师根据茶叶状态实时调整。这种 “机器标准化 + 人工精细化” 的模式,既保证了量产稳定性,又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灵魂。2001 年至 2004 年间,龙必冠连续斩获国际茶文化节与茶博会的 “优质奖”“茶王” 等荣誉,正是对其工艺水准的最佳认可。

  保鲜技术的持续升级,让茶香得以跨越时空。继 1996 年真空包装之后,龙必冠不断优化保鲜方案,结合不同茶类特性设计包装:铁观音用铝箔真空袋隔绝氧气与光线,普洱茶则采用透气棉纸包装利于后期转化。公司还建立专业仓储中心,通过恒温恒湿环境控制,让茶叶在储存中自然升华,这种对 “鲜” 与 “陈” 的辩证把握,体现了龙必冠对茶性的深刻理解。

三、茶香致远:品牌温度与行业担当

  在龙必冠的价值观里,茶香不仅是味觉体验,更承载着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从 “为客户创造价值” 到 “为社会创造效益”,这家茶企将商业成功与行业发展、社会贡献紧密相连,让品牌更具温度。

  对合作伙伴的扶持是龙必冠的鲜明特色。公司提出 “只有客户能赚钱,我们才能赚钱” 的理念,为代理商提供从选址、培训到营销的全链条支持。通过系统培训年轻营业员,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帮助终端提升服务品质;在包装设计上精益求精,既体现茶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这种 “共生共赢” 的合作模式,让龙必冠的销售网络不断扩展,也带动了一批茶商共同成长。

  行业担当体现在对标准与诚信的坚守。自 2004 年起,龙必冠连续多年被评为 “广州茶业诚信商户”,2005 年又获 “质量放心普洱茶经营商户” 称号。作为 “质量海西” 品牌展示单位和国际绿色产业协会会员,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2009 年,龙必冠成为 “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研究基地”,将科研力量引入生产实践,既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也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文化传承是龙必冠的精神内核。公司以 “弘扬中华国饮” 为己任,通过门店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形式传播茶知识;其吉祥物 “小龙” 既呼应品牌名称,又象征茶文化的生生不息。从安溪山间的传统茶行到现代化茶企,龙必冠始终将自己视为茶文化的传播者,让铁观音的兰花香不仅飘在茶盏中,更浸润在生活里。

  半世茶香,一脉匠心。从 1979 年到今天,龙必冠茶业用四十余年时间证明: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科技可以为文化赋能,标准化能够与匠心共存。当那杯清澈明亮的铁观音茶汤入口,兰香在舌尖绽放,甘醇在喉间回甘时,我们尝到的不仅是高山云雾的馈赠,更是一代茶人对品质的坚守、对文化的热爱。这或许就是龙必冠的真正价值 —— 让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传统的温度,让每一缕茶香都传递着创新的活力。

本文网址:http://t.96pdf.com/a/34.html
人气榜